蛋仔派对里画牛奶皮的野路子教程
凌晨三点半,我又在蛋仔工坊里跟牛奶皮死磕。这玩意儿看着简单,真上手画起来简直能让人把switch手柄摔了—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。翻了二十几个教程发现全是"用圆形工具拉一下就行",呸!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,把牛奶皮那层半透不透的质感掰开了说。
一、先搞懂牛奶皮到底是个啥
在蛋仔皮肤里画液体材质最反人类的地方在于,它既不是纯白也不是全透明。你盯着早餐泡麦片的牛奶看三分钟就懂了:
- 表层反光:像抹了层猪油似的亮面
- 中间过渡能隐约看见底下颜色
- 边缘堆积:液体干掉时那种深浅不匀的痕迹
错误画法 | 正确特征 |
直接涂白色 | 用HSB调色盘把饱和度降到15%左右 |
全图层不透明度70% | 不同区域用30%-60%分层处理 |
二、我的祖传绘制步骤
1. 底层打底(别偷懒!)
先拿浅卡其色铺满整个要画牛奶皮的区域,这个比直接上白色更接近真实牛奶底色。我用的是色号#F5F0D3,你要是嫌麻烦直接吸我这个。
2. 制造"泼溅感"核心技巧
关键来了!别用系统自带的圆形工具,改成钢笔工具手动勾:
- 先画个歪七扭八的云朵轮廓
- 按住Alt键狂点锚点制造锯齿边缘
- 把路径羽化值调到3-5像素
这时候应该得到个像被狗啃过的白色色块,对就这个效果!液体边缘本来就不规则,太规整反而像塑料片。
3. 高光与阴影的流氓操作
新建两个图层,一个设为叠加模式,一个用正片叠底:
- 叠加层:用喷枪在左上角刷道月牙形亮光
- 正片叠底层:在右下角涂点灰蓝色(对,液体阴影是冷色调)
偷偷告诉你个邪道——用橡皮擦工具不透明度调到20%,在牛奶皮中间蹭几下,比调图层透明度自然十倍。
三、让牛奶皮"动起来"的损招
想要液体流动的感觉?试试这些阴间技巧:
动态效果 | 实现方法 |
滴落感 | 在底部画三四个渐隐的小圆点 |
反光波动 | 用锯齿形选区删除部分高光 |
昨天发现个更绝的——把牛奶皮图层复制后轻微位移,再降低透明度,瞬间出现液体晃动的残影效果。这招用在蛋仔跑步时的臀部晃动位置特别损,但真的有效。
咖啡喝到第四杯突然想起来,牛奶皮和衣服褶皱交界处要加条深褐色细线,这是早餐洒咖啡在衬衫上获得的灵感。你看教程永远不会告诉你这些,都是血泪教训。
四、常见翻车现场抢救指南
当你发现画出来的像:
- 融化的避孕套 → 把高光面积缩小30%
- 过期酸奶 → 阴影色相往蓝色拉15度
- 塑料桌布 → 随便用笔刷戳几个不规则窟窿
最后检查时记得把画面缩小到50%比例观察,很多细节在正常视角下根本看不见,别像我上次那样为了一像素误差折腾到天亮...
工坊里传来其他蛋仔的惨叫,看来又有人卡在液体材质了。摸出抽屉里昨天吃剩的半包饼干,显示器的冷光打在键盘上,牛奶皮的反光图层还在闪烁。或许完美的液体质感就像这包受潮的饼干,永远差那么点意思才够真实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