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在狼人杀里画蛋仔派对?这事比你想的更有意思
凌晨三点半,我刚结束一局狼人杀,突然发现有个玩家全程在公屏上画蛋仔——就是那个圆滚滚的游戏角色。这哥们画得还挺像,用文字符号硬生生拼出了立体感。当时我就纳闷了:狼人杀和蛋仔派对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游戏,怎么突然就梦幻联动了?
一、这事到底怎么发生的
后来蹲了三天游戏大厅,终于搞明白规律:每当房间等待时间超过2分钟,总有人开始用符号画画。最常见的是这些:
- 用括号和斜杠拼的猫咪 (=\'ω\'=)
- 颜文字版玫瑰花 @>--->---
- 最绝的就是蛋仔,像这样: (•̀ᴗ•́)و ̑̑
问过十几个玩家后发现,用蛋仔当头像的玩家更容易干这事。有个叫"糖炒栗子"的姑娘跟我说:"狼人杀要动脑子,画蛋仔就是放松手指,像玩橡皮泥似的。"
二、为什么偏偏是蛋仔
仔细想想挺有意思的。对比其他游戏角色:
角色类型 | 文字绘制难度 | 识别度 |
蛋仔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☆ |
王者荣耀英雄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☆☆☆ |
原神角色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☆☆ |
蛋仔的圆脸和简笔画特征简直是天生适合文字创作。有玩家甚至开发出进阶画法:
- 生气版:(╬ Ò﹏Ó)
- 害羞版:(⁄ ⁄•⁄ω⁄•⁄ ⁄)
- 获胜版:ᕙ(▀̿̿Ĺ̯̿̿▀̿ ̿)ᕗ
2.1 玩家自发的创作欲
最让我惊讶的是,有些房间会突然变成"绘画接龙"。一个人画基础版,其他人跟着添表情、加配饰。上周亲眼见证过这样的进化史:
第一版:(•̀ᴗ•́)
第二版:(•̀ᴗ•́)▄︻̷̿┻̿═━一
第三版:ξ( •̀ᴗ•́ )و ̑̑ ͜ʖ ͡°
这可比单纯等开局有意思多了,真的。
三、游戏策划都没想到的社交功能
翻遍狼人杀和蛋仔的官方资料,压根没提过这种玩法。但玩家硬生生开发出了新功能:
- 破冰神器:刚进房间先画个蛋仔,马上有人接话
- 身份暗示:见过预言家专门画带放大镜的蛋仔
- 情绪缓冲:被票出局时发个哭泣蛋仔,气氛立马缓和
有个叫"逻辑带师"的玩家说得好:"这就像开会时在笔记本上涂鸦,脑子在分析,手需要发泄。"
3.1 意想不到的副作用
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。上周目睹过:
- 有人画太复杂,耽误了游戏准备时间
- 萌新误把绘画当暗号,导致误伤队友
- 画技比拼引发的小规模"战争"
最搞笑的是有局游戏,狼人冒充画家发假图案,结果被真画家用细节拆穿——这剧情编剧都写不出来。
四、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这种无意义的事
查了《游戏设计心理学》才发现,这种自发行为其实满足三个需求:
- 掌控感:在规则严格的游戏中创造自由空间
- 认同需求:通过特定符号寻找同好
- 认知放松:高紧张度游戏需要调剂
凌晨四点二十,我又开了一局。看到有人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蛋仔,忍不住笑了。可能明天官方就会更新绘画功能,也可能这股风潮突然消失。但此刻,这些笨拙的符号就是玩家之间最鲜活的暗号。
屏幕又弹出新消息:"画得像吗?我刚学的(∗ᵒ̶̶̷̀ω˂̶́∗)੭₎₎̊₊♡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