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活动周来了!这些奖项藏着改变生活的“黑科技”
最近在单位食堂吃饭,总听见同事讨论科技活动周的参展攻略。作为连续三年带娃打卡科技周的“老司机”,我发现今年大家特别关注那些贴着红色获奖标签的展台——这些藏着金蛋的科技创新奖项,到底哪些最值得咱们普通人围观?
国家级“科技奥斯卡”
要说科技界的“含金量天花板”,还得看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。去年在展区看到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“九章三号”,就是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。今年特别要留意这三个“明星奖项:
- 技术发明奖:专治各种“卡脖子”难题
- 科技进步奖:让实验室成果走进你家客厅
-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:跨国研发的智慧结晶
2023年惊艳展区的获奖项目
智能汽车多模态感知系统 | 让自动驾驶像老司机般丝滑 | (数据来源: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) |
柔性显示材料 | 能卷起来塞进背包的4K屏幕 | (数据来源:2023年度授奖项目公示) |
民间科技“诺贝尔”
在科技周西区的未来生活馆,去年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未来科学大奖展台又要放大招。这个由科学家、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奖项,专门奖励那些“现在看不懂但将来真香”的前沿研究。
值得蹲守的三大看点
- 生命科学奖展区: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突破
- 物质科学奖展区:常温超导材料实物展示
-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展区:AI大模型训练神器
奖项类别 | 2023年获奖成果 | 生活化应用 |
生命科学奖 |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技术 | 提前10年预警老年痴呆 |
物质科学奖 | 钙钛矿光伏材料 | 发电玻璃让建筑自给供电 |
青年创客“星光大道”
北区创新创业馆的中国青年科技奖专区,总能遇见让人眼前一亮的“小而美”。去年在这里看到的智能垃圾分类箱,现在已经出现在我家小区——这就是35岁以下科研新势力的力量。
今年可能改变你生活的创意
- 厨房垃圾秒变肥料的智能处理装置
- 能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课桌椅
- 预防近视的智能阅读台灯
国际科技“奥林匹克”
走到东区国际馆别急着走马观花,国际科技合作奖展台的每个项目都像打开盲盒。去年在这里看到的中德合作大气治理技术,今年已经用在冬奥会场馆的空气净化系统里。
合作国家 | 重点领域 | 体验项目 |
中以合作 | 农业物联网 | 手机种菜模拟器 |
中瑞合作 | 精密制造 | 纳米级3D打印演示 |
藏在角落的“潜力股”
科技周逛展有个小窍门:多留意那些挂着何梁何利基金奖蓝色标识的展位。这个由香港爱国人士设立的奖项,特别青睐那些“十年磨一剑”的硬核技术。去年在某个不起眼的展台看到的非接触式心电监测技术,今年已经用在智能手环上了。
路过展区C08的时候,记得试试他们的新型隔音材料——用这种长得像棉花糖的泡沫改造窗户,据说能让临街房间的噪音降低70%,明年说不定就能买到装修材料了。
科技活动周的广播里传来闭馆提醒,隔壁展台的研究员正在演示能自动避让行人的送货机器人。他胸前的奖牌在灯光下闪着微光,那是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的特殊标识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