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游戏来教授历史知识
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?试试这些游戏化教学妙招
上周在社区活动室看见张老师带着孩子们玩「丝绸之路大冒险」桌游,小萝卜头们争着当粟特商人,为了两匹绢帛和波斯商人讨价还价的样子,让我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背年号背到哭的历史课。现在的教学方式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。
为什么游戏能成为历史老师的好帮手
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考古系有个不成文规矩:新生都要在《帝国时代》游戏里重建特洛伊城。他们发现,玩过3小时游戏的学生对古希腊建筑风格的辨识准确率提高了42%。这让我想起老家祠堂里那些雕梁画栋,要是当年能用虚拟现实技术带孩子们「走进」宋代木构建筑,说不定能培养出更多古建保护专家。
教学方式 | 知识点留存率 | 课堂参与度 |
传统讲授 | 28% | 35% |
影视资料 | 53% | 61% |
游戏化教学 | 79% | 88% |
这些游戏道具你家也有
- 旧扑克牌:做成「历史人物接龙」,红桃Q可以代表武则天,方块K变成康熙帝
- 乐高积木:搭建金字塔时聊聊古埃及人的斜坡运输法
- 跳房子格子:画成郑和下西洋航线图,每格标注重要港口
三类历史游戏教学法实测
我侄子的班主任王老师有个绝活:用《文明6》游戏里的科技树来讲工业革命。上周去听课,看见孩子们为了先研发蒸汽机还是铁路吵得面红耳赤,这不就是当年英国议会辩论的现场重现吗?
角色扮演类
南京某重点中学的「五四运动模拟课」让我印象深刻。扮演军警的学生最后主动摘下道具警棍说:「其实我也不想抓同学」,这种代入感是课本给不了的。记得准备些破旧衣服当戏服,旧床单改制的长衫特别有民国味。
策略对战类
朋友开发的《三国粮草战》桌游很有意思,玩家要同时考虑天气、地形和民心。有次看到两个小朋友为了要不要攻打空城争论,最后引用《孙子兵法》来说服对方,这种学习效果可比死记硬背强多了。
解谜探索类
故宫出的《谜宫·如意琳琅图籍》真是绝妙设计,上次带女儿玩的时候,她为了破解乾隆年间的谜题,主动查了二十多页清代官职资料。这种主动探索的劲头,在传统作业里可难得一见。
避开这些游戏化教学坑
- 别让道具喧宾夺主:见过有老师花半月做明代盔甲,结果学生只顾着拍照
- 时间控制要精准:上次观摩课玩「楚汉争霸」棋,下课铃响时胜负未分
- 胜负奖励要小心:用兵马俑模型当奖品,结果孩子们更关注奖品而非过程
最近在菜市场碰到卖豆腐的刘婶,她说现在会用手机游戏教孩子认青铜器纹样。看着她手机里那些饕餮纹、云雷纹的截图,突然觉得历史教育真的可以像豆腐脑一样,既保持原汁原味,又能调出千百种滋味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