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空女皮肤的皮肤制作过程揭秘
虚空女皇皮肤的皮肤制作过程揭秘
早上八点,工作室的咖啡机刚发出"嘀"的提示音,建模师小林就抱着数位板冲进会议室。桌上的3D打印模型还沾着昨夜的通宵痕迹,屏幕上的概念图正闪烁着幽紫色的粒子光效—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虚空女皇皮肤诞生的地方。
一、从脑洞到建模的奇幻旅程
原画组老张的速写本里藏着最早的秘密:第37页用荧光笔标注着"虚空侵蚀度47%"。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写的,角色设计师用侵蚀转化公式计算服装破损程度:
- 金属部件腐蚀纹=基础模型面数×0.3
- 布料风化面积=动作幅度系数×1.7
- 粒子特效密度=技能释放频率²×0.5
材质库里的黑科技
记得那天程序组的小美神秘兮兮地掏出个U盘:"这有次表面散射参数,能让皮肤显出星云流动感。"我们测试了六种材质方案:
材质类型 | 反光率 | 适用部位 | 数据来源 |
星尘涂层 | 0.3-0.5 | 铠甲边缘 | 《虚幻引擎材质手册》 |
虚空凝胶 | 动态值 | 技能特效 | Epic Games技术博客 |
蚀刻金属 | 0.7±0.2 | 武器部件 | Substance材质库 |
二、让模型活过来的魔法
绑定师老王总说:"骨骼要像重庆小面那样劲道。"我们给虚空女皇设计了217根骨骼,比基础模型多出40%。特别是那条能量飘带,用了反向动力学链搭配流体模拟,走起路来像银河在流动。
动作捕捉室趣事
那天请来的舞蹈演员穿着特制动捕服,结果设备把她的旋转动作识别成了量子跃迁。程序组连夜调整了贝塞尔曲线算法,这才让技能动作既有机械感又带着虚空生物的诡异柔软。
三、特效组的秘密配方
- 技能1的紫雾用了粒子分层技术,底层是半透明噪波,中层加漩涡场,表层还有动态星光
- 回城特效里的黑洞,其实是球面扭曲+UV动画的组合把戏
- 平A时的空间裂纹,参考了NASA发布的引力波可视化数据
窗外又泛起鱼肚白,测试组的兄弟还在反复检查技能音效和粒子效果的同步率。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渲染完成的模型上时,那些精密计算的参数突然有了生命——这大概就是数字艺术的魅力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