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画画的过程怎么看
蛋仔派对画画的过程怎么看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蛋仔角色发呆,手指头在数位板上无意识地敲着。突然想到一个问题:"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?"作为一个画了三年同人图的老咸鱼,我决定把蛋仔派对的创作过程扒个底朝天。
一、准备工作比想象中麻烦
你以为画个圆滚滚的蛋仔很简单?我刚开始也这么想,直到看见官方放出的设计文档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。他们居然准备了这么多东西:
- 角色设定集 - 整整87页的PDF,连蛋仔的材质反光率都标得清清楚楚
- 三视图模板 - 正面、侧面、背面,每个角度都有标准比例线
- 色彩规范 - Pantone色卡编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
最绝的是那个重力模拟参数表,详细记录了不同体型蛋仔在各种坡度应该呈现的挤压变形程度。难怪游戏里那些圆滚滚的家伙摔跤时看起来那么自然。
二、线稿阶段的反人类细节
我照着教程开始勾线,结果第一笔就翻车了。蛋仔的轮廓线根本不是简单的圆弧,而是三段式曲线:
部位 | 曲线类型 | 常见错误 |
头顶 | 缓坡上升+急转直下 | 画成半圆会像馒头 |
腰部 | 反向S型 | 直线会显得僵硬 |
底部 | 平缓收尾 | 太尖会像鸡蛋壳 |
凌晨三点十七分,我第五次重画下巴的弧度时,突然理解为什么官方画师访谈里说"每个蛋仔都是精心调校过的曲线组合"。这玩意儿比画人脸轮廓还讲究。
三、上色时的玄学操作
当我终于搞定线稿准备填色时,发现事情并不简单。蛋仔的材质是种介于橡胶和果冻之间的迷之物质,普通的上色方法根本出不来那种质感。试了各种方法后,我总结出关键三点:
- 高光要偏冷色调的蓝白色,但不能太亮
- 暗部得混入环境色,比如在草地上就加点黄绿色
- 边缘必须加半透明反光,模拟光线穿透的效果
最要命的是那个腮红渐变。官方教程说要"像水彩在湿纸上晕开的效果",我折腾到凌晨四点才勉强接近。中途还翻出小学时买的水彩颜料实物参考,结果把数位笔当成毛笔往颜料盘里戳...
四、动态设计的魔鬼细节
画静态图已经够难了,但看到动画师的工作流程我直接跪了。他们有个动态曲线库,记录各种动作时蛋仔形变的极限值:
动作类型 | 最大压缩比 | 回弹时间 |
普通跳跃 | 高度缩减15% | 0.3秒 |
高空坠落 | 宽度增加25% | 0.8秒 |
撞击障碍 | 局部凹陷 | 1.2秒 |
有个做动画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测试过217种不同黏度的非牛顿流体,就为了找到最适合表现蛋仔材质的参数。难怪那些小东西滚起来时,总让人觉得下一秒会黏在地上。
五、民间大神的野路子
在B站蹲了半个月各种绘画直播后,我发现民间画师们搞出了不少邪道技法:
- 用洋葱皮包裹马克笔拓印出粗糙纹理
- 把数位板倾斜17度画线更流畅(玄学角度)
- 调色时播放ASMR咀嚼音效找感觉(真有人这么干)
最离谱的是某个大佬用微波炉加热橡皮泥拍参考视频,结果因为温度没控制好,做出来的"蛋仔"变成了煎蛋形状。评论区都在刷"新皮肤get√"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数位板上还留着昨晚画的失败品。保存文件时突然弹出一条提示:"内存不足",这才发现PS已经开了9个未保存的版本。揉了揉发酸的手腕,突然觉得那些在游戏里蹦蹦跳跳的小蛋仔,每个都是被反复折磨过的艺术品啊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