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教活动创新五招:趣味盎然提升参与度
如何让群教活动玩出新花样?这5招亲测有效
上个月社区组织垃圾分类培训,王姐拿着小喇叭讲了俩钟头,结果现场大爷大妈都在打瞌睡。这事让我突然意识到,咱们搞群众教育活动,光有热情还真不够。
一、活动创新这事为啥这么重要?
现在大伙儿手机不离手,短视频刷得飞起。去年市工会的统计显示,传统讲座类活动的到场率从68%跌到了41%,而互动体验类的参与度却涨了23个百分点。就像我家闺女说的:"老爸你们搞活动要像游戏闯关才有意思嘛!"
活动类型 | 2022年参与率 | 2023年参与率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传统讲座 | 68% | 41% | 《2023年群众教育白皮书》 |
互动体验 | 52% | 75% | 市工会年度报告 |
二、三步找准创新方向
咱们社区文化站的老李有个绝招:每次活动前都去菜市场蹲点。他说:"大妈们买菜时的闲聊,比调查问卷实在多了。"
- 需求雷达:每周三下午的社区茶话会
- 年龄分层:给广场舞队单独开健康小课堂
- 建立"点子银行"收集居民创意
三、五个让活动变有趣的妙招
上回见街道办的小张把党史做成了真人剧本杀,00后们玩得不亦乐乎。这种跨界混搭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
1. 技术赋能不烧钱
用手机直播教老人做电子相册,比买投影仪实在。区图书馆的AR图书展,用个二维码就让古籍"活"过来了。
2. 内容要像糖葫芦
去年重阳节,我们把养生知识和趣味运动会打包,参加人数比往年多了三倍。就像串糖葫芦,酸甜搭配才好吃。
四、避开三个创新雷区
见过有单位花大钱搞VR设备,结果大爷大妈戴着眼镜直喊晕。创新这事得量体裁衣,别追时髦忘了本。
- 形式大于内容(比如强行搞元宇宙讲座)
- 忽略不同群体接受度(给小学生讲区块链)
- 创新变成自嗨(工作人员觉得好不算数)
五、创新也要可持续
咱们街道的"漂流故事会"特别有意思,每次活动留个悬念,下回换个场地接着讲。就跟追剧似的,大妈们现在见面都讨论剧情呢。
最近看到区文化馆在培训退休教师当"银发策划师",这个思路真不错。让有生活阅历的人参与设计,活动自然更接地气。就像做菜,食材新鲜了,怎么做都香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