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小虫头像的制作时间指南
周末帮朋友做活动小虫头像时,她突然问我:"这种可爱的动态效果要做多久啊?"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去年接的设计单——客户总在催进度,但实际制作远不止拖动鼠标那么简单。
一、影响制作时间的四大因素
上周三接的幼儿园周年庆订单就是个典型例子。原本说好三天交稿,结果因为客户反复修改小虫触角的摆动幅度,硬是拖了一周。
- 复杂程度: 基础款(2-4小时)vs 带粒子特效(8-12小时)
- 软件熟练度: 新手用AE做动态效果要比老手多花3倍时间
- 素材准备: 去年给奶茶店做品牌形象时,光是画小虫的渐变外壳就用了整个下午
- 修改次数: 上个月有个客户改了11稿才定下触须摆动的频率
项目 | 基础版 | 进阶版 | 专业版 |
建模时间 | 1.5小时 | 3小时 | 6小时+ |
动态绑定 | 0.5小时 | 2小时 | 4小时 |
渲染输出 | 20分钟 | 1小时 | 3小时 |
二、实战制作流程分解
1. 构思阶段
记得给儿童绘本设计吉祥物时,编辑要求小虫要有"早晨露珠的反光效果"。光是这个细节的讨论会议就开了三次,前后耗时8小时。
2. 建模过程
用Blender做甲壳类小虫时,关节部位的拓扑结构处理特别费时。上次做机械瓢虫的腿部联动装置,光是调试活动角度就用了整个工作日。
3. 动态调试
最抓狂的是给餐饮APP做Q版小虫表情,客户要求触须晃动频率必须精确到0.3秒/次。反复测试了二十多次才达到理想效果。
三、省时技巧大公开
- 素材复用: 建立自己的3D部件库,上次做蜜蜂形象就省了40%建模时间
- 快捷键: Maya用户记住Ctrl+Shift+D能省去30%的菜单操作
- 渲染预设: 保存常用材质参数,像甲壳类光泽度设置直接调用
四、不同需求的时间参考
上周帮大学生社团做的招新头像就是个典型案例:
- 手绘草图确认(1.5小时)
- 矢量图转换(45分钟)
- 简单眨眼动画(20分钟)
- 导出适配各平台(15分钟)
五、业内真实案例参考
《移动端UI动态设计规范》(人民邮电出版社)里提到的餐饮类APP案例:
- 基础表情制作:6人/天
- 节日限定版:3人/周
- 3D交互式形象:2人/月
六、常见问题答疑
Q:临时需要加急怎么办?
上次电商大促前夜,客户突然要加荧光效果。我们团队连夜调整着色器参数,硬是在12小时内完成了原本需要两天的工作量——这种紧急情况要加收30%服务费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