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划活动时如何确定目标受众?试试这五个厨房级方法
上周帮邻居老王策划社区读书会,结果来的全是遛狗大爷。他抱着《百年孤独》在银杏树下干等两小时,最后被广场舞音乐逼得躲进便利店。这事儿让我想起策划活动就像炖红烧肉——火候调料要对,更要搞清楚吃饭的人能不能吃辣。
一、先翻冰箱:市场调研的三种家常菜谱
去年帮儿童培训机构做活动时,负责人张口就说"目标用户当然是家长"。结果问卷回收率不到15%,后来发现年轻父母都在用小红书找攻略。
1. 凉拌问卷:15分钟快速腌制
- 黄金三问法则:年龄/职业/月收入(基础信息)、最近三个月参加过的活动类型(行为特征)、周末早晨9点更愿意爬山还是睡懒觉(心理偏好)
- 避坑指南:别问"您对我们的活动感兴趣吗",要问"如果本次活动设置亲子烘焙环节您会带几岁孩子参加"
调研方式 | 成本 | 数据有效性 | 适用场景 |
街头问卷 | 3元/份 | ★★☆ | 社区型活动 |
线上表单 | 0.5元/份 | ★★★ | 互联网产品发布会 |
2. 爆炒访谈:把用户聊到忘记时间
去年给健身房做用户调研,有位阿姨边蹬动感单车边吐槽:"你们教练老推荐蛋白粉,我们跳广场舞的姐妹更关心怎么拉伸不伤膝盖"。这句话直接让当月课程销售额提升40%。
二、用户画像:给目标群体画张全家福
- 基础特征:32岁二孩妈妈,家住中环,开新能源车接送孩子
- 行为特征:每周网购3次,抖音收藏夹里全是育儿知识
- 隐藏彩蛋:手机相册存着5年前穿S码的照片
画像保鲜指南
记得每季度更新画像参数。去年策划母婴活动还盯着90后妈妈,今年00后都开始晒孕检报告了。
三、数据回锅:用三个工具验证猜想
验证工具 | 核心功能 | 检测精度 |
Google Analytics | 用户行为追踪 | ★★★★ |
热力图分析 | 注意力分布 | ★★★☆ |
上个月用热力图发现,某教育类H5页面最热的区域居然是底部"投诉建议"按钮,吓得连夜改版。
四、竞品试吃:偷师对手的菜单设计
- 竞品A用户:25-35岁白领,月消费3000+,偏好知识付费
- 竞品B用户:18-24岁学生,活跃在B站,追求社交属性
记得某次抄袭竞品请网红直播带货,结果自家用户群平均年龄45岁,直播间全程问"怎么关弹幕"。
五、动态调馅:根据反馈实时调整
就像包饺子要随时调整馅料咸淡,去年双十一发现凌晨1点的下单用户激增,临时增加夜猫子专享礼包,GMV提升27%(数据来源:2023电商运营年鉴)。
窗外飘来桂花香,电脑右下角弹出老王的新消息:"这周末读书会改在咖啡馆,你说放《蓝色多瑙河》还是《夜的钢琴曲》?"我笑着抿了口茶,在搜索框输入"文艺咖啡馆背景音乐大数据分析"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