获客活动成功的关键要素,藏在三个真实故事里
老张上个月在小区门口开了家生鲜超市,开业当天挂满"全场五折"的横幅,结果来的都是隔壁王阿姨这样专挑特价菜的老顾客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帮朋友策划的亲子游活动,明明准备了豪华礼品,报名人数却不到预期的一半。获客这事啊,就像煮火锅,底料、火候、配菜少哪样都不行。
一、找准那口锅:目标定位要像熬汤底
上周在星巴克听见两个创业者在争论:"我们的目标客户到底是25岁白领还是35岁宝妈?"这让我想起科特勒营销管理里说的:模糊的定位就像没放盐的汤,再好的食材也白搭。
1. 用户画像别玩虚的
- 王姐水果店用微信收款记录发现:下午3点买榴莲的80%是开宝马的男士
- 早教机构发现报名家长80%手机里都有宝宝树孕育APP
定位维度 | 传统做法 | 有效做法 |
年龄区间 | 25-40岁 | 家有3岁幼儿的90后妈妈 |
消费场景 | "需要时购买" | 每周三下班路上刷抖音时决策 |
二、勾住胃的火候:吸引力设计要像炒糖色
上次帮健身房做活动,把"买一年送两个月"改成"夏天来临前遇见马甲线",转化率直接翻倍。这验证了行为经济学说的:人永远先被故事打动,再为数字买单。
2. 钩子组合有讲究
- 少儿编程机构用"扫码测试孩子天赋"两天加满500好友
- 宠物医院靠"免费拍摄圣诞主题写真"转化38%到店客户
钩子类型 | 使用场景 | 转化率 |
知识测试类 | 教育行业 | 22%-35% |
实物体验类 | 零售行业 | 18%-28% |
三、涮菜的节奏感:转化路径要像吃九宫格
见过最绝的案例是少儿英语机构,让家长扫码后不是直接推课,而是先领《3-6岁语言敏感期养育指南》电子书,第三天再邀约测评。就像吃火锅先下毛肚再涮蔬菜,这个节奏让他们的到店率提升60%。
3. 触点设计四部曲
- 初见:朋友圈广告用"您家宝贝的英语启蒙达标了吗?"
- 试探:H5测试生成专属报告
- 深入:赠送《常见误区手册》要留电话
- 临门:限时体验课名额提醒
转角咖啡店最近在收银台放了张小卡片:"集满5杯送的手冲,可以换成教您做拿铁拉花"。现在每天下午都有人来学手艺,顺便带走几包咖啡豆。这大概就是获客最好的状态——不像是做生意,倒像是老朋友分享生活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