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开麦:蛋仔派对和第五人格到底像不像?
凌晨两点半,电脑屏幕的光晃得眼睛发酸。刷到某游戏论坛又在吵「蛋仔抄袭第五人格」,突然想起上周带侄子玩蛋仔时,他确实说过「这个躲猫猫好像第五人格」——这事儿还真值得掰开揉碎聊聊。
一、先给两个游戏画个速写
趁着泡面还没坨,赶紧列个对比表压压惊:
项目 | 蛋仔派对 | 第五人格 |
上线时间 | 2022年5月 | 2018年4月 |
核心玩法 | 派对游戏+闯关+UGC地图 | 非对称竞技(1v4追逃) |
美术风格 | 三头身潮玩风 | 哥特式悬疑风 |
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拍桌子:「躲猫猫模式明明就是抄的!」别急,我翻了下开发日志,蛋仔的「捉迷藏」玩法是2023年3月更新的,而第五人格的「捉迷藏」早在2020年8月就有了——时间线上确实存在先后。
二、那些「既视感」强烈的细节
凌晨三点十五分,窗外野猫叫得人心烦。把两个游戏都挂着对比体验,发现几个微妙的重合点:
- 视角切换:蛋仔捉迷藏里变成物品时,那个45度俯视角和第五人格的监管者视角像得离谱
- 心跳机制:靠近追捕者时屏幕边缘泛红的设定,连音效都像是同一个音效库买的
- 道具交互:第五人格的板窗交互 vs 蛋仔的障碍物翻越,动作帧相似度约70%
不过要说「像素级抄袭」倒也不至于。就像《游戏设计心理学》里说的,现代游戏本就是「元素重组」的艺术。蛋仔把追逃玩法塞进糖豆人式的框架里,确实做出了差异化——比如加入「变成场景物品」的设定,这个第五人格还真没有。
三、法律角度怎么看?
咖啡喝到第三杯,手抖着查了判例库。2021年《迷你世界》侵权案判决书里明确写着:「玩法规则不受著作权保护」。简单说就是:
- 代码、美术、音乐这些「具体表达」受保护
- 但「多人追逃」这种玩法创意不算抄袭
翻到网易当年告《黎明杀机》模仿者的案子,发现法院重点比对的是角色设计和UI布局。按这个标准,蛋仔的Q版画风和第五人格的暗黑系差着十条街,法律上很难构成侵权。
四、玩家体验的微妙差异
凌晨四点二十,侄子睡醒撒尿路过书房,被我抓来当对照组。观察他玩两种躲猫猫的体感:
- 第五人格:紧张到把Switch手柄捏出汗,被抓住时真的会尖叫
- 蛋仔派对:变成马桶刷子时笑到打嗝,被抓了反而凑过去看追捕者皮肤
这大概就是核心区别——第五人格追求的是恐怖生存的沉浸感,蛋仔主打社交整活。就像同样用辣椒,有人做毛血旺有人做冰淇淋,吃进嘴里的体验天差地别。
写到这儿突然想起《游戏机制设计》里的观点:玩法就像象棋规则,关键看你怎么演绎。蛋仔加入的「道具变身」「场景互动」这些新机制,确实让老玩法有了新味道——虽然那个变身音效真的该改改,现在听着还是太像第五人格的柜子躲藏音了。
天快亮了,文档字数停在2876。最后看了眼游戏论坛,发现又有人为这事吵了三百楼。其实吧,就像我侄子说的:「好玩就行啦,两个都下载又不冲突」——这大概就是普通玩家最真实的心声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