铃铛活动有哪些环节需要完成环数?带你一探究竟
最近社区里掀起一股“铃铛活动”热潮,连隔壁王阿姨都拉着老伴报名了老年组的比赛。作为参加过三次市级铃铛联赛的“老玩家”,我发现很多人其实没弄明白活动里那些环数到底怎么算的。今天就带大家看看,要想在铃铛活动里拿奖杯,到底得闯过哪些关卡。
一、活动前的准备环节
上周六在市民广场看到工作人员搭场地,才知道原来准备工作也算在环数里。根据《户外团队活动设计手册》规定,完整的铃铛活动包含三大阶段:
- 基础筹备(3环):包括场地勘察、器材清点和安全预案
- 团队组建(2环):队长选举、角色分配要计入成绩
- 热身训练(必选1环):去年市赛就有人因为没做拉伸直接扣了0.5环
1.1 器材检查的隐藏任务
记得第一次参赛时,我们组在检查铃铛绳结时发现有个铃铛声音发闷。裁判说这种情况可以申请额外0.3环的“设备维护分”,不过要在开赛前20分钟报备才行。
环节类型 | 基础环数 | 附加分机会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场地布置 | 1.5环 | 创意装饰+0.2 | 《趣味运动指南》P112 |
器材调试 | 1.2环 | 设备改良+0.3 | 市体育局2023年新规 |
二、核心竞赛环节详解
上个月青少年组的比赛里,冠军队在传接铃铛环节拿了满分。他们队长小刘告诉我秘诀在于掌握三个关键点:
- 节奏把控:每30秒要完成特定次数的铃铛传递
- 空间利用:场地四个角落的得分区要轮流使用
- 意外处理:去年省赛出现过铃铛卡树的状况
2.1 传接铃铛的环数计算
根据最新修订的《铃铛活动竞赛规则》,基础传接环节包含:
- 基础传接(5环)
- 花样传接(可选3环)
- 应急处理(2环)
三、容易被忽略的加分项
上次社区赛的亚军张叔跟我说,他们组在服装统一度上拿了0.8环加分。裁判评分表显示,这些细节最易得分:
- 队旗设计(0.5环)
- 助威方式(0.3环)
- 环保措施(0.4环)
3.1 创新环节的隐藏规则
市青年宫举办的创意赛允许自带改良铃铛,但必须提前报备。去年有队伍用3D打印铃铛拿了1.2环创新分,不过要提供完整的制作记录。
看着公园里新装的铃铛架,想起第一次参赛时手忙脚乱的样子。现在知道了这些门道,下次活动应该能带着儿子他们组冲进前三。对了,听说下个月区里要办亲子铃铛赛,得赶紧去社区服务中心要份详细的环数说明表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