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半,我终于搞懂了《蛋仔派对》到底是个啥游戏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昨晚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看到表弟在朋友圈晒他的"蛋仔"新皮肤,配文"第五次上凤凰蛋了"。我盯着那个圆滚滚的卡通形象愣了三秒——这玩意儿到底算竞技游戏还是社交软件?顺手查了查数据,好家伙,日活居然有3000万(数据来源:网易2023Q2财报),比我们小区门口奶茶店排队的人都多。

一、解剖这只"蛋"的基本构造

凌晨1点23分,我第N次点开游戏图标。加载页面那个晃着短腿的粉色蛋仔,怎么看都像我家冰箱上贴的减压玩具。但当你真正上手会发现,这游戏藏着三重人格:

蛋仔派对算是什么类型的

  • 第一重:派对游戏 - 32人同屏的「疯狂闯关」模式,简直就是糖豆人失散多年的亲兄弟
  • 第二重:UGC乐园 - 地图编辑器里那些玩家自制的「躲猫猫」「密室逃脱」,创意程度堪比专业工作室
  • 第三重:社交广场 - 游戏大厅里总能看到有人用动作表情「贴贴」,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某款虚拟社交APP
核心玩法占比 用户停留时长 典型场景
竞速闯关 42% 17-25分钟/局 组队冲终点线
创意工坊 35% 38分钟以上 搭建自定义地图
社交互动 23% 不固定 拍照/跳舞/摆烂

二、学术界都吵翻了的类型之争

2点06分,我在知网搜到篇《休闲竞技游戏社交化现象研究》的论文,作者把这类游戏称为"缝合怪"——确实挺形象。你看啊:

  • 休闲游戏党说:操作简单画风萌,这不就是消消乐3D版?
  • 硬核竞技党说:天梯段位、赛季奖励,我们电竞圈认这个!
  • 元宇宙信徒更离谱:虚拟服装交易都出来了,分明是Web3.0入口

最绝的是上周游戏版号申报新规,网易居然同时用了"休闲益智""多人在线竞技"两个分类——这操作堪比把火锅报备成"液态面包"。

2.1 那些年被它"碰瓷"过的游戏类型

泡面快凉的时候,我忽然想起2018年《人类一败涂地》火的时候,大家也是这么争论的。但蛋仔明显更贪心:

蛋仔派对算是什么类型的

  • 糖豆人式的物理引擎,但加入了双摇杆精准操控
  • 动物森友会式的装扮系统,皮肤却带属性加成
  • Roblox式的创作平台,但官方赛事奖金池高达百万

三、玩家眼里它到底是什么?

凌晨3点17分,我偷偷登陆了表弟的账号。他的最近游戏记录很说明问题:

  • 周一:单排上分到凌晨两点(竞技DNA动了)
  • 周三:和网友在「蛋仔岛」摆爱心拍照(社交需求爆发)
  • 周末:花了三小时搭「鱿鱼游戏」地图(创作欲溢出)

这让我想起游戏研究大佬Juul提出的"任意性玩法"理论——现代玩家早就不care官方定义,就像年轻人把麦当劳当自习室,把B站当网课平台。

3.1 来自真实玩家的类型标签

翻了下TapTap评论区,出现频率最高的描述是:

标签 占比 典型评论
电子榨菜 31% "地铁上搓两把刚好到站"
社交货币 27% ("全班都在玩,不玩没话题"
创意工具 19% "比学校编程课有意思多了"

剩下23%的评论根本没法分类,有说是"线上相亲软件"的,有当"电子宠物"养的,最绝的是有个家长留言"儿童财商教育工具"——因为孩子学会用限定皮肤换同学代写作业了。

四、行业报告不会告诉你的真相

屏幕右下角跳出低电量警告时,我突然意识到:这游戏最神奇的不是玩法,而是它总能在你想定义它时,突然长出新的触角。去年暑假爆火的「蛋仔冲冲冲」玩法,本质上就是个跑酷音游;今年春节的「年夜饭大作战」,又变成了厨房模拟器...

或许就像《游戏设计艺术》里说的:"当代游戏分类法正在失效"。当00后玩家把「蛋仔岛」当成QQ空间用,当电竞俱乐部开始招募职业蛋仔选手,当淘宝出现代刷巅峰派对的业务——这个圆滚滚的生物,早就进化成了赛博世界的变形虫。

窗外早点摊开始支煤气灶了,我最后看了眼游戏图标。那个永远咧嘴笑的蛋仔,仿佛在说:"别费劲分类啦,你见过谁给游乐场写说明书?"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