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地求生背后的三位老板是谁?聊聊你可能不知道的幕后故事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电池图标从15%跳到14%,心想"这破笔记本还能再撑半小时"。突然想起白天朋友问我的问题:"吃鸡游戏那三个老板叫啥来着?"当时被问得一愣——玩了800小时游戏,居然没注意过制作团队。得,今晚就扒清楚这个。
先得说清楚这个"老板"到底指谁
说实话,"老板"这个说法挺模糊的。有人以为是实际控股的资本方,有人觉得是创意总监这类灵魂人物。经过查证,业界公认对《绝地求生》影响最深的是这三个角色:
- 游戏创意之父:Brendan Greene
- 公司掌舵者:Changhan Kim(金昌汉)
- 引擎架构师:Jang Tae-seok(张泰硕)
你看,光是把这三位的职位说清楚,就发现网上很多讨论压根没分清他们各自负责什么。就像我表弟总把足球教练和俱乐部主席搞混一样。
Brendan Greene:从摄影师到"吃鸡之父"
这老哥的故事简直能拍电影。34岁前是个爱尔兰摄影师,靠拍婚礼和修图过日子。2013年失业在家,用《武装突袭2》的MOD编辑器鼓捣出了大逃杀玩法原型——对,就是那个让所有人又爱又恨的"跳伞-搜刮-跑毒"机制。
时间节点 | 关键事件 |
2015年 | 被韩国蓝洞公司相中,成为创意总监 |
2017年3月 | 主导开发的《PUBG》开启抢先体验 |
2018年 | 被TIME杂志评为"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" |
有趣的是,这哥们至今保持着极简生活方式。有次采访说他办公室里就一张桌子、一台电脑,连第二把椅子都没有——"来谈事的站着说完就走,效率更高"。
Changhan Kim:把创意变成生意的韩国商人
如果说Brendan是梦想家,金昌汉就是那个往梦想里充钱的现实主义者。作为蓝洞公司CEO,他做了几个关键决策:
- 2015年力排众议收购Brendan的创意
- 坚持使用虚幻4引擎(当时公司内部更熟悉自家引擎)
- 把游戏定价定为29.99美元——比主流3A便宜近一半
这人在韩国游戏圈是出了名的"数据控"。有前员工爆料,他办公室有六块显示屏,其中三块永远实时显示玩家在线数、付费转化率和服务器负载。
Jang Tae-seok:让百万玩家同时跳伞的技术大神
大多数人不知道,《绝地求生》早期有个致命问题——当60人以上同局时,服务器就像我大学宿舍的破路由器一样疯狂掉线。张泰硕带队重写了整套网络同步代码,主要突破包括:
- 发明"动态负载分区"算法(这词我查了半小时才搞懂)
- 把射击判定从服务器端改到客户端,延迟从300ms降到60ms
- 优化物资刷新机制,让老显卡也能流畅运行
这哥们是典型的技术宅。2018年G-Star游戏展上,他被拍到躲在展台后面用笔记本调试代码,周围粉丝尖叫完全干扰不到他。
三个人怎么配合的?有点像乐队组合
用我玩乐队那点可怜经验来比喻:Brendan是主唱,负责定调子;Changhan是贝斯手,把控整体节奏;Jang就是那个闷头调效果器的吉他手。根据《韩国游戏开发者年鉴》记载,他们每周二的午餐会最有意思:
Brendan会带他的素食沙拉(这人坚持吃素十年了),Changhan永远点最贵的韩牛便当,Jang则经常忘记吃饭时间,被同事打电话催下楼。三人在会议室白板上写写画画,经常吵到隔壁部门投诉——有次为了"毒圈收缩速度"的数值,争论到保洁阿姨来赶人。
现在这三个人还在合作吗?
现实总不如游戏完美。2021年后,三人逐渐走向不同方向:
人物 | 现状 |
Brendan Greene | 离开蓝洞,在荷兰成立新工作室开发"终极大逃杀" |
Changhan Kim | 升任Krafton集团(蓝洞母公司)联席CEO |
Jang Tae-seok | 转做AI研究,最近论文提到用机器学习优化游戏匹配系统 |
写到这里,笔记本终于弹出低电量警告。突然想起游戏里那句"电量不足请更换电池"的语音提示——得,看来今晚就到这儿吧。要是下次朋友再问起这三位,我总算能说个明白了,虽然可能还是会记混韩国人的名字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