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玩家都是"死人"?这梗到底怎么来的
凌晨三点刷知乎,突然看到个热门问题:"阴阳师都是死人玩家吗?"手指比脑子快,点进去才发现自己也被这说法整懵了。作为开服就入坑的老咸鱼,今天干脆把键盘当榻榻米,盘腿跟你们唠唠这个梗的来龙去脉。
一、这个梗究竟从哪冒出来的
记得最早是2020年夏天,贴吧突然有人发帖说:"你们区有没有那种ID灰了好几年,突然诈尸登录的?"下面跟帖瞬间炸出几百条回复,全是见鬼现场:
- "寮里有个大佬弃坑三年,结界卡到期那天突然上线换卡"
- "好友列表第7页那个30级小号,每次大型活动必上线领奖励"
- "我们会长两年没说话,突然在寮频发了句'新式神强吗'又消失了"
最绝的是有玩家扒出数据——根据网易2021年财报显示,阴阳师月活用户中约18%是连续三个月未消费但保持登录的账号。这数据被搬运到微博时,配文就是:"阴间游戏实锤了,活死人军团出征"。
二、玩家群体真实画像
先说结论:死人玩家确实存在,但绝对不占主流。参考《2022年中国手游用户行为报告》,我把玩家分成这几类:
类型 | 特征 | 占比 |
僵尸号 | 半年以上未登录,可能卖号/转生 | 约23% |
咸鱼党 | 每周登录3次以下,只抽卡不看剧情 | 约31% |
全图鉴党 | 活跃度极高,寮突破清空那种 | 约17% |
回坑怪 | 每年固定回坑2-3次,抽完新式神就跑 | 约29% |
我寮里有个叫"海坊主の泳圈"的兄弟特别典型——每年7月必上线,抽完夏日限定皮肤就消失,寮勋章永远卡在2499。有次半夜逮到他,这货理直气壮:"老子在北海道当渔民,冬天没信号!"
1. 为什么会出现"诈尸"现象
说白了就是沉没成本在作祟。你想想:
- 签到1000天的成就框舍不得断
- 攒了半年的蓝票还没抽
- 结界卡里放着好友的六星太鼓
去年京都动画展现场,遇到个穿大天狗应援T的妹子说:"我A了两年,有天梦见鬼切问我为什么不给他买新衣服,醒来就下载了20G更新包。"你看,式神都成电子宠物了,能说弃就弃?
2. 游戏机制推波助澜
策划绝对是心理学大师:
- 回归奖励从7天变成30天阶梯制
- 未收录召唤永远差1个新式神
- 崽战应援徽章会随着届数累积
最绝的是那个"同心之兰"系统,我列表里有个2017年互送过同心结的陌生人,去年突然邮件给我发了张现世符咒,附言:"兄弟还在玩吗?"当时对着手机屏幕真是又心酸又好笑。
三、活人玩家的日常实录
说我们都是死人可就冤枉了。寮群里天天这样:
早上6:30
"谁把我结界卡换了?!说好的互换太鼓呢!"
配图是张被替换成一星伞室的截图
中午12:47
"紧急!寮30差1输出,来个阿离司机!"
五分钟后变成
"算了我们自己双开打了"
凌晨1:20
"靠!御魂强化又全加效果抵抗上了!"
附带17张+15御魂的悲惨截图
更别说那些真人面基的——去年上海CP29漫展,我们寮包了半个咖啡厅搞线下PVP,结果变成大型翻车现场:穿不知火舞姬的小姐姐现场教学怎么卡速,戴面灵气头饰的男生疯狂安利"招财155才是真毕业"。
四、为什么这个梗能火起来
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:
- 反差萌:画风唯美的和风游戏 vs 阴间梗
- 共鸣感:谁还没几个诈尸好友呢
- 自嘲文化:玩家主动玩梗比官方营销更带感
有次在斗技被对面按在地上摩擦,我气得在公屏发:"大哥你式神练度这么高,是住在游戏里吗?"对方回:"不是,是住在ICU,躺着单手操作。"瞬间笑到忘记举报。
现在连官方都下场玩梗了。去年崽战期间,登录界面加载语变成"欢迎回来,阴阳师大人——哪怕只是回来看看",看得我手里保温杯的枸杞都泡发了。
说到底,哪有什么真正的"死人玩家",不过是成年人把游戏玩成了电子墓碑——偶尔上线扫个墓,证明青春还没完全凉透。就像我那个退坑三年又回来看SP雪女的朋友说的:"这游戏就像老家衣柜,明知道都是过时衣服,可每次打开还是能闻到樟脑丸的味道。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