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清华大学举办的"AI+环保"机器人设计大赛上,大二学生小张的团队凭借垃圾分类识别系统拿了特等奖。他说:"我们就是通过校园活动网报名的,连指导老师都是网站上匹配的。"这让我想起,中国校园活动网作为连接学生和科创赛事的桥梁,背后究竟是怎么运作的?
一、竞赛筹备就像搭积木
去年参与过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刘老师告诉我,筹备竞赛就像搭积木,每个模块都要严丝合缝。首先要确定的是选题方向,这两年明显感觉到人工智能、碳中和、乡村振兴三大主题最吃香。
提前半年启动筹备(避开考试月)
配置"1+1+1"导师团队(学术+企业+往届获奖者)
设置线上预审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