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员工变"活广告"的饭店优惠活动新玩法
你站在收银台前,看着稀稀落落的客流量,后厨备好的食材正在悄悄失去水分。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?最近老张的湘菜馆就遇到了这样的困境,直到他尝试了"员工推荐计划",第二个月包厢预订量直接翻倍。
为什么员工推荐比打折券更管用?
在鼓楼经营川菜馆的王姐告诉我,去年做满100减30的活动,虽然当天营业额上涨,但月底算账发现利润反而缩水12%。相比之下,员工推荐的顾客有三个特殊标签:
- 自带信任背书:小李推荐的大学同学,进门就会问"听说你们家水煮鱼很正宗?"
- 消费决策快:这类顾客平均点单时间比散客少3分17秒(数据来源:《2023餐饮消费行为报告》)
- 复购率高:推荐来的客人三个月内再次到店概率达到41%
活动类型 | 获客成本 | 转化率 | 复购率 |
员工推荐 | 38元/人 | 67% | 41% |
平台满减 | 89元/人 | 52% | 19% |
线下传单 | 21元/人 | 8% | 6% |
设计推荐计划的三个黄金法则
朝阳区某网红餐厅的吴老板分享了他的秘籍:
- 奖金要"看得见摸得着":每成功推荐5位客人,当场发放200元现金红包
- 设置惊喜彩蛋:每月推荐王额外获得双人霸王餐券
- 推荐流程三步走:
- 员工在企业微信提交客人手机尾号
- 收银系统自动匹配消费记录
- 次周晨会现场发奖金
避开这三个坑,活动效果翻倍
在簋街做了八年小龙虾生意的陈师傅提醒:
- 别让奖金变成"死工资":采用阶梯式奖励,推荐满10人奖金提升至50元/位
- 及时更新推荐话术:每月培训2次最新菜品卖点
- 设置保护期:被推荐顾客三个月内的消费都计入员工业绩
真实案例:火锅店淡季逆袭记
某连锁火锅品牌实施推荐计划后:
- 员工主动推荐率从17%飙升至89%
- 午市空桌率下降62%
- 招牌毛肚点击量提升214%
(数据引自《餐饮经济研究》2023年8月刊)
让员工持续保持热情的秘诀
后厨张师傅现在每天下班前都会翻翻手机通讯录:"表弟下个月结婚,得找机会让他们来试菜。"这种转变源于:
- 每周三下午茶时间公布"推荐英雄榜"
- 设置"伯乐奖":被推荐顾客消费满5次,推荐人可获神秘礼盒
- 每月举办员工家宴:用实际体验强化菜品认知
窗外的梧桐叶开始泛黄,后厨飘来新研发的秋日板栗鸡香气。或许该给员工们准备些暖心奶茶,顺便聊聊他们手机通讯录里潜在的美味体验官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