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信活动送:如何让用户从“薅羊毛”变成“铁杆粉”?
王阿姨最近在小区里逢人就夸:"我家宽带免费升级到1000M了!"细问才知道,她参加了电信的"老用户续约送宽带"活动。这种既能留住老用户又能带来口碑传播的运营策略,正是当下电信行业提升用户粘性的关键。
一、电信用户最真实的三大需求
周末路过电信营业厅,总能看到办理业务的长队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用户的需求其实很明确:
- 省心套餐:79%用户会优先考虑包含宽带、流量、通话的打包服务(艾瑞咨询2023通信报告)
- 实在福利:62%用户表示会为额外赠送的视频会员续约套餐
- 灵活选择:90后用户更倾向"基础套餐+自选权益"的组合模式
案例:中国电信"全家桶"的破圈秘籍
2023年推出的"5G团圆套餐",把宽带、主卡、副卡、智能家居安防打包销售,配合每月抽奖送米面粮油的活动,让家庭用户续约率提升40%。
二、让用户上瘾的活动设计四部曲
活动类型 | 用户参与度 | 粘性提升 | 成本投入 |
话费充值满赠 | ★☆☆☆☆ | ▢▢▢ | 低 |
积分兑换特权 | ★★★☆☆ | ▢▢▢▢▢ | 中 |
家庭共享计划 | ★★★★☆ | ▢▢▢▢▢▢ | 高 |
2.1 福利组合拳的正确打法
深圳某营业厅做过实验:单纯送流量只有12%参与率,但"送流量+视频会员+线下店优惠券"的组合,参与率直接飙升到58%。这就像吃火锅要配蘸料,福利也要讲究搭配。
- 基础款:每月固定赠送的5GB夜间流量
- 惊喜包:随机掉落的外卖红包或充电券
- 成就系统:连续12个月在网送智能音箱
三、让年轻人主动传播的秘诀
最近朋友圈流行的"话费盲盒"活动值得借鉴——用户充100话费就能拆盲盒,可能获得视频会员、奶茶券甚至演唱会门票。这种玩法在95后群体中裂变传播率高达73%。
社交裂变的三重设计:
- 邀请好友办卡各得50元话费
- 晒套餐截图抽限量周边
- 组团办理享阶梯优惠(3人团9折,5人团7折)
杭州某高校通过"寝室宽带拼团"活动,3天内发展327个新生用户。最拼的一个寝室拉了整层楼的同学,免费获得了全年宽带服务。
四、容易被忽略的长期价值培养
观察发现,那些经常参加"积分商城"活动的用户,离网率比普通用户低65%。中国电信APP上的积分不仅能换流量,还能兑换咖啡券、洗车服务,甚至抵扣智能家居设备费用。
- 积分过期提醒:提前15天推送通知
- 专属兑换日:每月8号会员日开放限量商品
- 积分+现金模式:降低高价值商品兑换门槛
隔壁张叔用3年积累的积分换了台智能摄像头,现在逢人就教怎么查积分。这种长期投入的培养,让用户和运营商形成了双向奔赴的关系。
五、线下活动的温度经济学
北京西单营业厅周三下午总是格外热闹,他们的"银发课堂"教老年人使用视频彩铃、智能家居,顺便推荐适老化套餐。这种活动带来的用户忠诚度,比单纯降价高3.2倍。
活动类型 | 参与人数 | 转化率 |
纯优惠促销 | 120人/场 | 18% |
科普讲座 | 80人/场 | 41% |
亲子活动 | 60人/场 | 55% |
说到底,用户粘性就像谈恋爱——不能总送玫瑰花,得知道对方真正想要什么。当电信活动变成用户生活的一部分,自然就离不开你了。下次交话费时,不妨多留意那些藏着小心思的活动页面,说不定就能解锁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